科技
貨幣緊縮擔憂降溫有利科技類股 趨正向看待產業後市
儘管上週美股多家重要科技股公布Q4財報顯示基本面仍疲弱,然美國通膨率呈連月放緩,而Fed暗示本次升息循環已近尾聲,市場利率水準下降料有利科技類股評價,評估待後續產業庫存調整告一段落,將有助進一步提供市場偏多契機。綜上,正面看待科技類股後續走勢,可適度逢回分批承接科技類股相關標的。
2023年2月6日 第678期
正向
中立
保守
點選圖示掌握市場動態與展望
美國
聯準會如預期升息1碼,會後聲明及記者會均暗示再升息幾次後將停止升息;儘管受到火熱的就業數據打壓提前降息預期、遜色的大型權值股財報及美中因間諜氣球事件暫緩外交行程等影響收斂漲勢,標普500指數仍在元月行情及政策轉向預期帶動下,一週上漲1.62%。
1月ISM製造業指數(47.4)連5月下降,新訂單及產出等需求面指標均更萎縮;目前約五成企業公布2022Q4財報,EPS優於預期比率70%低於五年均值,2022Q4 EPS衰退5.3%,財報季期間對2023全年EPS預估下調1.5%,以上半年下修幅度較大,預計Q1及Q2分別衰退4.2%及2.9%,短期基本面較為黯淡。
隨著升息循環進入倒數計時,利率風險逐漸淡化、降低評價修正壓力,對通膨持續降溫及貨幣政策轉向樂觀預期,使標普500指數反彈突破去年初以來的下降趨勢線、年線及去年九月以來屢次挑戰失敗的前高壓力,惟高利率環境對總體經濟及企業獲利的負面基本面風險仍未解除,建議以定期定額或沿季線布局美股。
歐洲
美國聯準會與英國央行均釋放相對較為鴿派的政策口徑,而歐洲央行的鷹派態度亦有所放軟,提振市場樂觀氣氛。總計一週,道瓊歐洲600指數上漲1.23%,收在460.77。
英國央行(BoE)與歐洲央行(ECB)2/2會議中,BoE將利率如預期升息2碼至4%,聲明中不再用有力一詞來描述未來的升息行動,使市場對BoE具有轉為相對偏鴿的預期;而ECB亦將利率如預期升息2碼至2.5%,明確表示3月將再升息2碼,後續則視狀況評估,相對於前次會議表示將在一段時間維持升息2碼的速度相比ECB鷹派態度略呈放軟,使市場樂觀預期3月後將放緩升息,有利市場正面氣氛。
因歐洲暖冬使能源成本趨緩,歐元區1月通膨增速從9.5%降至8.5%(連3月降),而ECB於Q1預測調查ECB關注的長期通膨預期從2.2%降至2.1%,今年GDP增速從0.1%上修至0.2%,顯示基本面改善。
綜上,道瓊歐洲600指數亦突破先前460壓力,整體趨勢轉佳之下,將評等由中立調整至相對正向。
日本
因本週Fed會議表示打擊通膨有初步進展,全球物價壓力減輕下,市場對經濟衰退擔憂預期走緩,市場風險偏好回升,上週日經225指數上升0.46%,至27509.46點。
觀察12月零售銷售年增/月增3.8%/1.1%,高於原先預期3.2%/0.7%,主因國內經濟轉趨活絡,服飾等銷售增加所帶動,後續預計隨境內新冠病例減少及通膨逐漸走緩,民間經濟活動復甦有望持續,此外,消費者信心亦回升至31.0,連兩個月走升,料將有助提振日本消費動能,評估長期日股走升。
惟日企財報方面,截至2/1為止,2023財年Q3財報優於預期比例為41.5%,較近十年平均57.0%明顯減少,且部分企業表示對經濟前景看法仍存有疑慮,考量日本1/30-2/10正值Q3財年財報旺季,期間將有8成日企財報將公布,評估股市受財報消息面干擾或增添短期波動風險。
綜上,料因財報消息,短期技術面於季年線附近震盪,故宜維持區間操作26000-28500。
東北亞
雖上週中國公布PMI數據皆較前月回升,然市場在經濟數據公布後出現獲利了結賣壓,使上證指數小跌0.04%,港股方面,則同步陸股承壓,疊加汽車銷售數據不佳影響,香港國企指數下跌4.91%。韓股受韓國央行表示出口表現將續疲軟,使上週KOSPI指數下跌0.15%,收2480.40。
中國1月製造業PMI 50.1為去年9月來再度重回擴張區間,主要細項全數回升,其中新訂單指數回升至50.9高於生產49.8,顯示內需動能領先生產端恢復至榮枯線之上,後續評估隨年後各業陸續復工,生產有望再進一步回升,配合企業對未來展望指數升至1年新高,預期中國經濟將延續復甦趨勢。受惠市場樂觀預期中國經濟復甦,年至今北向資金淨買入滬深股市1,510億人民幣,已逾去年整年淨買入規模900億,且高盛統計全球主動基金配置中國比重約8%,僅為過去10年第19百分位,配合內資現金水位15.3%亦高於5年均值12.4%,預期後續內外資金仍有續流入中國股市空間。綜上,建議可以月線分批布局方式介入上證指數,港股則建議沿上升通道下緣布局。
韓國SK海力士Q4財報,營收年減38%,營損1.7兆韓圜,表現普遍不如預期,此外,韓國央行召開總經情勢緊急會議,表示出口仍低迷,通膨亦將維持高位,料後續金融市場仍存波動風險,故持中性看法。
東南亞
前週因Adani集團事件影響致印股跌幅較大,上週市場經消化後而呈現跌深反彈現象,印度SENSEX 30指數上週上漲2.55%,收在60841.88點;東南亞方面,受美元小幅回升壓抑東協貨幣表現,並抵銷股市漲幅對指數之貢獻,使MSCI東協指數上週下跌0.2%,收在695.32,約略收於平盤。
Adani集團(占Nifty200約4.1%)遭放空機構興登堡指控操縱股價、會計詐欺且具高債務風險,市場憂其於銀行之曝險而拋售銀行類股,而事件發生後至今,外資大幅流出印股約20.2億美元,料在消息面衝擊及避險情緒升溫之下將增添印股短期波動,惟據Adani及印度公司事務部公布之數據,印度銀行對Adani集團之貸款僅佔總貸款額0.5%至1.0%,顯示整體風險仍屬可控,料不致引起系統性風險。印度1月製造業PMI由前月57.8回落至55.4,主要因全球需求疲軟使新訂單及產出增速呈現放緩,然印度PMI仍處擴張水準,料印度經濟具韌性將有利提供股市下方支撐。綜上,考量在Adani事件消息影響下仍添印股短期下行風險,故建議在指數站穩支撐前暫行觀望。
除馬國之外,東協其餘4國1月製造業PMI均較前月走揚,其中泰國、印尼、菲國PMI持續高於50榮枯線,主要受到內需驅動使產量及新訂單量增長,料在經濟復甦下,將有利東協股市表現。
拉丁美洲
巴西央行利率會議鷹派口徑超出市場預期,壓抑市場信心,此外,上週原物料類股呈現漲多拉回跡象,使巴西聖保羅指數一週下跌3.38%;另外就業數據強勁使美元反彈,壓抑拉美貨幣表現,總計MSCI拉美指數一週下跌2.98%。
巴西央行2/1會議維持基準利率13.75%不變,已連4次維持該利率水準,符合市場預期,然而此次立場較為鷹派,強調財政政策對需求及通膨帶來的不確定性及產出缺口縮小,使長期通膨具偏離目標的風險,相較前次會議「觀察維持利率足夠長一段時間」是否足以抑制通膨,此次將評估「是否將基準利率維持比基本情景更長的時間來確保通膨向目標收斂」,增添巴西降息時點延後的可能性(今年6月→9月),而目前巴西經濟呈下行的趨勢,央行更鷹派的貨幣立場料壓抑市場信心,增添股市波動。
另外自11月以來最大商品需求國中國宣布提前解封,帶動巴西原物料類股上漲(近3月MSCI巴西原物料指數漲約3成),然淡水河谷公布Q4產量小於市場預期,或影響Q4財報表現,且中國復甦對商品實體需求仍待時間驗證。綜上,故對巴西為首之拉美市場暫維持中立看法。
新興歐洲
新歐股市中,土耳其因宗教與政治紛擾,使土耳其股市進一步下挫,拖累MSCI新興歐洲指數下跌0.59%,收在98.4;而俄羅斯股市於低檔具買盤支撐,延續跌深反彈走勢,俄羅斯RTS美元指數上漲1.02%,收在1002.52。
新歐主要國家中,波蘭1月製造業PMI從45.6攀升至47.5,土耳其1月製造業PMI則從48.1回升至50.1,重回擴張水準(50)之上,其中原因包括能源成本壓力下降,及部分企業指出需求有改善跡象,使企業對未來信心提升;然波蘭PMI連續9個月在萎縮水準,顯示實際經濟狀況仍疲軟,此外歐洲部分國家激進份子公開焚燒穆斯林聖典事件越演越烈,歐洲多國駐土耳其領事館擔憂恐攻事件,多暫停開放,並發布旅遊警告,稱在土耳其發生恐攻襲擊風險增加,評估將不利土耳其觀光產業,並增添5月總統大選不確定性,故建議對新歐指數持觀望看法。
俄羅斯方面,該國1月製造業PMI從53降至52.6,服務業PMI則從45.9升至48.7,受戰爭期間,國家軍事對工業需求支持,使得製造業PMI得以連續8個月在擴張水準(50)之上,然而隨著戰爭陸續徵兵,以及國外需求大幅縮減,反映在服務業PMI連續4個月維持萎縮水準,在戰爭未解,外資亦無法進行交易下,持續對俄羅斯股市相對保守看待。
美債
聯準會如預期升息1碼,會後聲明及記者會均暗示再升息幾次後將暫停升息,提振債市表現,FOMC會議後各天期公債殖利率同步下降,惟週五公布受到1月非農新增就業數據大幅高於市場預期,帶動殖利率逆轉跌勢,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週上漲2.12bps,收在3.5246%。
1/31-2/1 FOMC會議決議調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1碼至4.5-4.75。會後聲明調整通膨表述,認為通膨有所緩解,但仍處高位,故維持持續升息是合適之舉,並以未來升息幅度而非升息速度做為考量重點,暗示升息循環近尾聲。記者會上,主席鮑威爾表示正在討論再升息兩次後就暫停,依目前經濟預測而言,不認為今年有降息空間,並首度提及已於商品等某些領域見到反通膨進程。
12月職位空缺數增加,勞動緊俏指標攀升;1月非農新增就業人口大幅優於預期、失業率(3.4%)創53年新低,呼應鮑威爾所言就業市場仍極度緊俏,不含租金服務通膨強勁,未達抗通膨勝利之時。維持此前評估3月及5月再各升息1碼,基準利率中位數攀抵5.125%後暫停升息,並維持此利率水準至年底之觀點。
綜上所述,隨著升息循環進入倒數計時,公債殖利率再大幅上行空間有限,預計將逐步往3.25%方向下降。
公司債
上週Fed於利率決策會議中如市場預期升息1碼至4.50-4.75%,且主席鮑威爾表示擬再升息2次後將暫停升息;市場樂觀看待升息循環步入尾聲,亦提振整體債市表現。總計一週,全球投資級債指數上漲0.43%,全球非投資級債指數上漲0.91%,美國非投資級債指數上漲1.03%。
Fed於2月利率會議中如預期升息1碼至4.50-4.75%,且主席鮑威爾表示通膨雖仍處高位,然已見其呈現放緩,擬再升息2次後將暫停升息。市場樂觀看待通膨持續放緩,且Fed升息循環步入尾聲,債市殖利率波動趨穩下,觀察以全球投資級債和非投資級債指數計算之夏普值皆已改善至正值,考量當前公司債市之波動度已呈下降,正面看待投資級債和非投資級債皆宜增持配置。
債信基本面方面,儘管受全球景氣下行影響,市場擔憂非投資級債之違約率將竄高;然實際觀察截至去年底美國違約率數據,違約率上升主要發生在Caa至C級之低評級債券(雖升至3.5%仍處歷史低檔),而高評級債券之債信狀況仍穩健(投資級和Ba級皆無違約),故評估公司債市之債信風險仍屬可控,建議可以投資級債複合搭配非投資級債之方式配置布局,以增加投組固定收益報酬率。
新興債
受惠上週主要央行利率會議結果,市場多以未再更加鷹派立場解讀,疊加IMF上修主要新興國家經濟展望,增添市場對新興債基本面正面預期,使上週新興美元債上漲0.80%、本地債上漲0.29%;亞洲非投資級債方面,受Adani集團負面消息影響,限縮上週亞洲非投資級債漲幅至0.23%。
觀察IMF 1月最新對全球經濟預估,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相較去年10月上修0.2%,反映歐洲能源危機未如原先預估嚴峻及中國全面解封快於預期影響,其中受惠中國經濟上修0.8%,帶動新興市場部分上修0.3%,使今年新興市場經濟增速快於去年;另外IMF提及近期美元回落及各國央行開始放慢升息步伐,提供發行外幣主權債新興國家良好環境,預期將有助於增加新興債利差收斂空間。
上週Fed利率會議會後雖提及將持續升息但聲明未再較前次更加鷹派,若觀察債市波動度指標MOVE指數已回落至97.33,為去年3月以來低點,後續評估隨市場預期Fed升息接近終點,預期將有利於MOVE指數持續回落,並增加新興債回升動能。綜上,故建議可持續以定期定額或分批方式布局方式,介入新興美元債及本地債相關標的。
儘管上週美股多家重要科技股公布Q4財報顯示基本面仍疲弱,然美國通膨率呈連月放緩,而Fed暗示本次升息循環已近尾聲,市場利率水準下降料有利科技類股評價,評估待後續產業庫存調整告一段落,將有助進一步提供市場偏多契機。綜上,正面看待科技類股後續走勢,可適度逢回分批承接科技類股相關標的。
面對中國以及俄羅斯兩項不確定因素,負責審查市場的OPEC+聯合部長級監督委員會(JMMC)於2/1建議維持去年10月以來減產200萬桶/日的決議,而儘管最終未能小幅減產,但另一方面此舉亦反映中國開放對於需求的推升、以及2/5第二階段俄羅斯石油禁運生效,仍可能導致原油供需再度收緊,故維持對於西德州油價Q1朝區間70-90上緣走揚之看法,Q1-Q4目標價為75、85、90、95美元。類股方面,多數公司Q4預估EPS將自Q3高點回落,然而評估相較於以往歷史時期,Q4仍維持相對亮眼成績,S&P500能源類股淨利年增173.84% ,故不致使股價趨勢轉為向下,因此建議能源類股仍宜追隨油價Q1採區間操作,放眼長期油價潛在上漲機會者,則建議採取分批布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