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電子週報

2023年4月24日 第688期

市場精選評論

Fed升息近尾聲預期與經濟衰退疑慮交雜 本週聚焦科技股龍頭財報

       上週全球市場指數在各自因素影響下表現不一。其中,經濟數據與美股Q1財報參差,且Fed官員持續釋出鷹派立場,使美股呈現狹幅波動走勢;歐股表現相對強勢,主要受惠中國經濟復甦帶動精品等類股升勢;而中、港股市則主要受到美國打算限制對中AI與半導體投資等負面消息的拖累;其餘股市指數受以上及各自因素參雜影響下亦表現不一。債市方面,美債殖利率在經濟數據紛陳與Fed官員口徑續鷹交互影響下小幅收高,致主要債券指數亦普遍隨之收低。
       展望未來,本週需密切關注美股重量級科技企業財報與財測結果,惟大方向而言,美國核心通膨仍有僵固隱憂,且最新Fed褐皮書亦提及銀行信貸趨緊對經濟負面影響,或暫抑制投資信心;相對而言,我們預期消費動能呈現復甦的中國股市,及隨之受惠精品、旅遊等中國復甦題材市場,如歐洲、新亞等市場展望將相對正面。整體投資布局方面,考量成熟央行接近升息循環終點,料使美國公債殖利率長期趨於下行,同時主要新興央行已領先停止升息甚至具提前轉向空間,均有利當前續以債券作為核心配置;而積極者亦可適量以定期定額或分批方式布局展望正向市場,以更長期角度著眼後續股市回穩機會。

上週主要市場表現(%)

資料來源:Bloomberg,至2023/04/21,玉山整理

資料來源:Bloomberg,至2023/04/21,玉山整理

市場動態及展望

美國

美國股市:升息循環尾聲類股漲跌互見 基本面仍面臨考驗

       逐漸進入2023Q1財報公布旺季,投資人權衡企業獲利與長期展望,加上未來兩週內陸續將有權值股公布財報,投資信心較為保守,使標普500指數一週小跌0.10%。
       若以5/2-3為本次升息循環終點之基本情境,統計1976年以來8個升息循環,最後一次升息之後一個月,標普500指數平均下跌0.47%。最後一次升息後三個月期間,產業方面則以具有穩定現金流的醫療保健、及利率敏感度高的資訊科技類股表現相對領先。
       2023Q1財報季持續進行,分析師對2023Q1 EPS年增率下修至-6.7%,雖然意外繳出優於預期比率遠高於5年均值,但股價表現平淡,評估五月中下旬財報結束後仍將面臨實質衰退考驗。
       綜上所述,升息近尾聲之觀點逐步強化與定價,但經濟與企業盈餘衰退風險更為明顯,基本面負面因素揮之不去壓抑投資信心,短期或回調測試年線支撐力道,建議採分批布局或定期定額介入美股。

歐洲

歐洲股市:歐洲升息步伐或放緩 精品消費動能有利歐股

       歐洲主要精品股Q1營收報告表現亮眼,使歐股指數具下檔支持,而歐元區近期ZEW經濟景氣和PMI指數呈現好壞參半,使歐股短線漲多出現部分調節賣壓。總計一週,道瓊歐洲600指數小幅上漲0.45%,收在469。
       由於銀行業危機後,銀行放貸標準轉趨謹慎,評估歐洲央行於5/4利率決策或放慢升息步調從2碼至1碼(目前基準利率3%,利率期貨顯示後續空間約2-3碼),然不確定性仍存或添股市短期震盪因素。
       歐洲主要精品類股陸續公布Q1營收報告,年增幅普遍較前季增長或維持雙位數成長,如LVMH集團Q1營收年增從前季13.3%提高至16.8%,公司均提及中國解封使消費回升及國際旅遊回溫有望帶動今年營收成長動能,參照歐洲精品股指數及中國零售銷售年增趨勢亦大致同步,由於中國市場在歐洲精品股營收比重平均約3成,而精品類股占法國指數比重近4成,料對整體歐洲股市具支持效果。
       綜上,法國指數突破前高並延續正向走勢,料道瓊歐洲600指數亦有望隨經濟修復朝前高495靠攏。

日本

日本股市:旅遊消費支撐日股走勢 惟貨幣前景添疑慮

       上週日本持續受惠於旅遊復甦3月份訪日外國旅客數YoY暴增26倍,使觀光類股帶動日股持續走揚。惟日股連漲數週已漲至壓力區,投資人風險偏好降低促日經225上週僅上漲0.25%作收。
       2023年3月名目出口同比增長4.3%,高於市場預期的2.4%,其中以汽車(+38.3%)成長幅度最大,其次為半導體設備(+7.4%)。惟受到日圓貶值、能源價格上漲,2023年3月日本貿易逆差較去年同月暴增62.3%至7,545億日圓,連20個月陷入逆差,顯示貿易前景仍未改善。
       評估本週(4/27-4/28) BOJ會議或將不至於有太大貨幣政策變動,但仍需觀察新任總裁植田和男對於目前國內通膨(3月: 3.2%)及貨幣政策導致債券市場扭曲之看法。評估植田將朝貨幣正常化邁進,故預期日銀可能於6月調整政策,而本週會議可能釋出相關態度,增添市場震盪。
       綜上,預期短期股市將維持高檔震盪,料越接近6月會議將會釋出更多貨幣調整之消息,使日圓逐步走強、股市則將以區間整理為主,故維持適度布局日圓、日經225指數區間操作之建議。

東北亞

東北亞股市:消費復甦及Q1盈餘料回升 增添陸港股動能

       中國Q1經濟數據超市場預期回升,然週五傳美國將於G7峰會前後限制美企對中國出口AI、半導體設備之行政命令,市場避險情緒升溫,總計一週上證指數下跌1.11%,香港國企指數一週下跌2.17%。
       雖Q1受房企投資信心仍疲弱影響,固定投資年增5.1%不如市場預期5.5%,然受惠中國全面解封Q1零售銷售年增5.8%(22Q4為-2.7%)及出口意外走強帶動,中國Q1GDP年增率4.5%仍高於市場預期4%,且在此復甦基礎上,發改委於上週表示將草擬擴大民間投資及消費相關政策,或將助中國經濟保持復甦動能,參考J.P. Morgan預估上修中國各季GDP及全年GDP年增率由原先6%上修至6.4%。
       截至4/15中國已有174間公司發布盈利預告其中149間發布盈利正面訊號(較同期回升),預喜率達85.6%(初步為2015年以來次高),後續自4月下旬起中國企業將陸續公布Q1財報,預期在相對偏高預喜率下或有助財報表現,若以高盛預估Q1整體陸港股公司盈餘年增率20%,為2021Q2來新高。綜上,建議上證與國企指數以分批布局方式介入股市,並可著重布局內需受政策支持消費題材股。

東南亞

東南亞股市(含印度):印度科技獲利衰退壓抑情緒 惟料銀行股提供股市支撐

       因印度大型科技股財報遜於市場預期,壓抑市場情緒,使印度SENSEX 30指數下跌1.28%;東南亞方面,因對Fed升息擔憂,以及東南亞主要貿易地區中國經濟復甦情形不一致,固定投資增速遜於市場預期下,亦壓抑東南亞市場表現,總計MSCI東南亞指數上週下跌1.30%。
       近期SENSEX 30指數主要科技股皆已公布財報,繼先前塔塔諮詢公布Q1獲利遜於市場預期,表示主要受北美(占營收逾5成)銀行業動盪、客戶削減開支所影響後,上週第2大科技股印福斯也因為美國客戶計劃外的項目減少、合同取消等,使獲利不如預期,評估在主要國家經濟下行下,印度科技股近幾月業績將續受到挑戰,不過計算Nifty IT指數本益比約落於3年均值減1倍標準差,評估再大幅下跌空間將有限。且另一方面,印度央行近幾月大幅升息,而經濟仍相對具韌性下,預期將有望支撐銀行股營收獲利表現。據高盛預估,能源、金融及工業等部門獲利成長有望高於預期,故對整體印度股市仍維持相對正向看法不變。
       東南亞方面,Fed將於5月2、3召開利率會議,目前市場對Fed於今年結束升息循環的預期已升至9成,料在Fed可望結束升息預期下,使美元不致大幅升值,將有望對東協貨幣提供支撐。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股市:觀望巴西財政收入政策 料短期股市震盪整理

       市場擔憂新財政改革或有增稅的可能性,壓抑市場情緒,疊加第一大權值股淡水河谷Q1鐵礦砂銷量遜於預期,加劇指數跌幅,總計巴西聖保羅指數一週下跌1.8%;財政改革不確定性壓抑巴西黑奧表現,疊加中國房市數據疲弱壓抑原物料表現下,總計MSCI拉美指數一週下跌2.56%。
       巴西政府4/18向國會提交新財政框架的最終提案,期改善財政赤字。內容主要限制每年政府支出增加的金額不得超過前一年收入增加額的70%,且目標2024年實現收支平衡、2025年轉為財政盈餘,鑒於目前政府赤字約占GDP的5.6%,評估為達成財政目標需大幅增加政府收入,使增稅風險攀升,不利企業獲利。故評估在國會於5月中旬表決該案前,以及或有調升企業稅之不確定性下,料短期巴西股市將呈現波動走勢。
       巴西工業生產連3月下滑,且3月CPI、核心CPI增速大幅回落,經濟及通膨降溫提升市場對巴西央行提早降息的預期,惟參考前幾次會議央行口徑皆較市場預期鷹派,認為財政擴張增添通膨上行疑慮,使中長期通膨有上行風險,故財政改革及貨幣政策存不確定性下,對巴西及拉美暫維持中立看法。

新興歐洲

新興歐洲股市:政策疑慮添新歐股市壓力 俄國財政缺口擴大不利匯市

       市場重新聚焦經濟衰退風險,使油價和原物料價格受壓抑,促原物料類股占比較高的MSCI新興歐洲指數上週漲幅收斂至小漲0.15%,收在100.76;而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傳出俄國願意傾聽任何能解決與烏克蘭衝突的辦法,提振俄股正向氣氛,使俄羅斯RTS美元指數上漲3.69%,收在1019.20。
       新歐主要國家中,波蘭3月整體通膨年增率從前月的18.4%下降至16.1%,然而核心通膨則從12.0%再攀高至12.3%,持續創下歷史新高,由於波蘭當前通膨伴隨著低失業率,反而提振工資進一步增長,使核心通膨升溫,故評估波蘭央行不得不維持緊縮政策,料波蘭經濟後續仍有下行風險;在土耳其方面,土耳其將於5/14舉行總統大選,在野陣營總統候選人基里達歐魯與現任總統艾爾段民調呈現膠著,由於土耳其當前利多股市的政策為現任總統所推動,故選情的政治不確定性不利土耳市股市,整體而言,建議對新歐股市趨觀望。                
       俄羅斯方面,根據IEA報告顯示,俄羅斯3月出口量創下近3年新高(約每日810萬桶),但俄國因制裁被迫用更低價格出售給其他國家,因此3月石油收入較去年大幅減少43%,俄國政府亦表示,由於能源收入銳減,使得今年第一季預算呈現2.4兆盧布的赤字,稅收則為年減21%,料對於匯率具壓力,故對俄羅斯RTS美元指數相對保守看待。                

美債

美債:經濟前景風險增 升息最後一哩路5月見分曉

       進入靜默期前最後一週,Cook、Bullard等多位Fed官員表達仍須升息抑制通膨之看法,投資人權衡經濟數據與未來升息路徑,10期公債殖利率一週上漲5.9bps收在3.572%。
       褐皮書報告顯示,12個聯邦分行轄區中,9個反映經濟沒有或僅略微變化,一些轄區的貸款標準收緊整體物價溫和上升,但物價增速、薪資成長及勞動力出現放緩。評估當前美國經濟環境略為持平,但前景面臨的下行風險正在增加,大約符合此前公布之會議紀要評估今年稍晚出現溫和衰退情境。
       5/2-3 FOMC會議Fed再升息1碼至5.00-5.25%,結束本輪升息循環為當前主要市場共識。且自前次FOMC會議以來,Fed官員談話均強調,3月初銀行業動盪已緩解,仍須升息並維持利率水準一段時間觀察壓抑通膨成效。評估信貸緊縮風險只會限縮進一步升息空間,5月FOMC會議將以通膨僵固風險為由、打壓年內降息預期。綜上所述,經濟疲弱及升息預期等正負因子拉扯下,公債殖利率再大幅往上空間有限,預計將在確認升息循環結束後,逐步往3.25%方向下降。

公司債

公司債:經濟衰退擔憂干擾市場 可配置公司債強化投組防禦

       隨美國企業陸續公布Q1財報結果,市場對景氣衰退之擔憂仍存,上週金融市場表現普遍呈現修正或波動擴大之格局;總計一週,全球投資級債指數下跌0.24%,全球非投資級債指數下跌0.38%,美國非投資級債指數下跌0.30%。
       隨美國重要企業將陸續公布Q1財報結果,加上市場對景氣衰退之擔憂仍存,近日金融市場普遍呈現波動擴大格局,公司債市亦出現回檔修正;然觀察上週美國公布之經濟數據,4月標普美國綜合PMI初值上升至53.5,優於市場預期的51.2及前月52.3,顯示美國經濟雖偏疲弱,然仍具有韌性之說法。
       此外,觀察美銀公司債指數利差變化,美國投資級債指數利差近月已收斂24 bps至138 bps,而非投資級債指數利差亦收斂61 bps至454 bps;公司債市利差尚未見擴大狀況,反映債信風險仍屬穩定,亦呼應Fed之3月會議紀要內容,即美國經濟衰退幅度應屬溫和。
       長期而言,隨Fed升息循環接近尾聲,建議可於升息循環末期,債市殖利率處相對高檔時,以投資級債為核心搭配非投資級債進行布局。

新興債

新興債:5月土耳其大選添波動 債布局以新亞及拉美為主

       上週受美國製造業數據意外回升,市場對Fed升息預期提升,美十年公債殖利率走揚,使上週新興美元債下跌1.07%、新興本地債則下跌0.58%,而亞洲非投資等級債方面,疊加中國在房地產復甦未如市場預期,壓抑亞洲非投資等級債下跌1.55%。
       3月花旗新興市場通膨驚奇指數降至2020年6月以來新低,反映新興國家通膨在去年Q1到Q2基期逐步拉高,通膨較市場預估更快回落,此紓緩新興國家升息壓力,觀察近期包含印度、南韓皆暫停升息,印證Q2新興國家央行升息見頂想法,並於下半年若外部主要經濟體衰退,部分國家存降息空間(印度、印尼)支持經濟,預期將有助提供新興債長期表現空間。
       5/14土耳其將舉辦總統大選(權重9.52%占美林新興債指數權重第三大),依目前民調顯示尚未有政黨候選人支持率超逾5成,增加進入第二輪大選(5/28)風險,若觀察近期土耳其里拉匯率波動也相較整體新興匯市波動加劇,評估短期或增加以土耳其為首新歐債價格波動風險。綜上,短期建議新興債布局應可降低新歐債部位較高標的,並以新亞、拉美債為主做定期定額分批布局。

焦點產業

科技

庫存仍處持續去化階段 產業料待下半年有望趨向改善

       觀察台積電法說,Q1美元營收年減4.8%至167.2億,為財測指引下緣,即反映市場需求疲弱,亦延後庫存去化速度;惟台積電預期半導體產業庫存調整有望至Q3後趨向平衡,並維持今年資本支出320-360億美元水準不變。綜合評估半導體各子產業基本面有望先後於Q2-Q3觸底後回溫,惟當前市場仍夾雜對經濟衰退之擔憂,料使相關標的波動加劇,故在投資布局上,建議仍需控制部位比重,並採取逢低分批介入之方式為較穩健。此外,蘋果、微軟及谷歌等重要科技股將於近期陸續公布Q1財報,而在財報公布前,預期短線市場仍有波動擴大可能性。

能源

供需下半年更趨緊縮 靜待中國需求利多發酵

       各國旅遊相繼開放後,全球航空用油持續拉升,據彭博預估每日航空用油已自2021年初320萬桶逐步回升至目前(截至4/19)的610萬桶、且更有望到10月時達到660萬桶;此外第二大用油國-中國的Q1 GDP年增率達4.5%,除較前季回升亦高於市場預期(4.0%),料有望帶動原油需求進一步回升。此外,相較於前月預估,3大機構普遍認為Q2-Q4原油市場供需吃緊的程度皆有所惡化。因此綜合評估下,儘管油價及能源類股鄰近技術面或有回檔壓力,惟放眼下半年仍宜採分批布局策略。

健護

健護類股財報開局佳 宜以防禦性角度戰略配置

       健護公司相繼公布財報,截至4/20已公布的三間大型健護相關公司聯合健康、嬌生以及亞培Q1EPS皆優於市場預期。在展望部分,聯合健康在保險會員人數推升下,上修全年營收預測(23.65億→23.75億美元);嬌生在主力藥品和醫療設備產品銷售狀況佳的助力下,上調全年展望;亞培下修COVID-19快篩收入,但因評估疫後手術需求恢復將有利設備銷售維持全年展望;整體而言財報公布結果以及公司財測優於市場預期,料將有助後續表現。另一層面,觀察近期美國經濟以及勞動數據,進一步深化年內美國經濟將進入衰退可能,而健護類股穩定現金流以及剛性需求,使其具備防禦性類股特性,因此建議宜將健護類股適度納入資產配置中,MSCI醫療保健指數有望朝目標價380邁進,建議可沿月線進行布局。

礦業

房市遜預期壓抑鐵礦 基本金屬擁長期利多

       中國上週公布1-3月新屋開工年減19.2%,較1-2月年減9.4%呈惡化,而房屋完工年增則較前月回升,顯示目前政策重點確保預售房交付而非擴大房產開發投資,3月房市投資遜於預期下,評估鋼鐵、鐵礦砂需求動能或受抑制,且當前鋼廠利潤率低迷,鋼鐵消費出現鬆動跡象,或促上游鐵礦砂價格波動。另一方面,評估經濟下行、信貸緊縮料限縮Fed升息空間,美元不致再大幅升值下料對金屬壓抑有限,此外主要銅礦產地因稅收政策、水資源短缺使產量持續下滑,而綠能轉型、中國復甦料提振銅長期需求前景,觀察銅庫存呈趨勢下行,故仍相對看好基本金屬及金礦公司表現。

相關告知事項:
本行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用途。本行當盡力提供正確之資訊,所載資料均來自或本諸我們相信可靠之來源,但對其完整性、即時性和正確性不做任何擔保,如有錯漏或疏忽,本行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人因信賴此等資料而做出或改變投資決策,應審慎衡量本身之需求及投資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未經本行許可,本資料及訊息不得逕行抄錄、翻印或另作派發。投資建議均依市場變動而差異,投資前請務必留意市場最新訊息。本行以上市場資訊與分析,不涉及特定投資標的之建議。
如欲新增/取消訂閱,請至此連結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