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電子週報

2024年2月26日 第727期

市場精選評論

AI概念股龍頭輝達財報優預期 助金融市場再創新高

       上週儘管Fed會議紀要顯示多位官員擔憂太快降息風險及通膨或將出現停滯,一度促使美債殖利率走升,然而,眾所矚目的Nvidia財報與展望均大幅優於預期,提振市場對AI前景的樂觀情緒,在科技股的帶動下,全球主要股市紛紛走揚甚至創下歷史新高,而中、港股市加計人行降息支持房地產並規劃推動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利多影響,漲幅分別達4.85%及3.71%;債市方面,除市場風險偏好提升外,ECB官員發表偏鴿談話壓抑德債殖利率並隨之牽引美債殖利率走低,亦使上週債券指數多數最終呈現收高走勢。
       展望未來,近期AI相關類股亮眼表現下,帶動全球股市普遍性走揚,惟須留意主要權值股財報公布告一段落後,市場或將重新聚焦近期經濟數據及官員談話對Fed降息預期造成的影響,不排除使股市暫時存在震盪可能;不過,考量通膨下行趨勢不變,經濟與企業獲利上半年尋求落底後亦將漸趨回升,因此我們仍偏正面看待金融市場年內表現。投資布局方面,評估美債殖利率走升空間已有限,故宜在美債殖利率相對高檔之際布局公司債或複合債,並可同時分批介入展望正向區域市場,或AI、半導體等個別產業題材標的。

上週主要市場表現(%)

資料來源:Bloomberg,至2024/02/23,玉山整理

資料來源:Bloomberg,至2024/02/23,玉山整理

市場動態及展望

正向

中立

保守

點選圖示掌握市場動態與展望

美國

美國股市:AI開啟美股近期上漲格局 惟後續貨幣政策影響漸增

       上週在Nvidia財報帶領下,S&P500指數佔穩5000點關卡,漲幅1.66%,最終收在5088.80 。
       近期美股走勢很大因素來自於前7大市值公司帶動 (蘋果、亞馬遜Google、微軟、Meta、Nvidia和Tesla),背後驅動的主要原因除了AI熱潮帶動之外,上週所公布的Nvidia財報再度為美股漲勢添加柴火。
       而令市場比較擔憂的點,美股在連續走升之後是否有過熱的跡象,若以本益比觀察,S&P500指數預估本益比為20.7倍,介於5年均值(19.17)至正一倍標準差(21.26倍)之間;此外,S&P500中已有近8成公司公布2023Q4財報,優於預期比例約為75%,大致符合10年均值74%與5年均值76%,其中受惠AI熱潮帶動之科技類股優於預期比率達88%最高,獲利面亦支持本益比擴張。
       儘管近期的產業脈動,為影響美股走勢的主因,但評估接下來Fed貨幣政策方面影響將逐漸浮出檯面,在官員近期試圖淡化市場降息預期的言論下,美股漲勢料將稍作停歇;惟放眼長期,仍樂觀預期通膨後續走降有望帶動殖利率下滑,故料S&P500指數支撐為4800,並有望沿上升通道震盪向上,建議可沿通道布局。

歐洲

歐洲股市:產業面利多促歐股創高 ECB降息預期有助估值提升

       上週歐元區公布2月製造業/服務業PMI初值為46.1/50.0(預期47.0/48.8),數據顯示製造業復甦仍緩慢。然而受惠輝達財報刺激,歐股先進半導體設備商龍頭ASML股價亦追隨大漲,帶動道瓊歐洲600指數創下歷史新高。總計一週,道瓊歐洲600指數上漲1.15%。
       截至2/21,歐股已有總市值61.7%的企業公布2023Q4財報;觀察各產業,受惠AI、半導體需求擴張,及減肥製藥等題材,權值股艾司摩爾及諾和諾德領漲歐股創高。且隨美歐之通膨下降,年末旺季消費動能轉強,亦提振LVMH及愛馬仕等精品股上漲。
       然以道瓊歐洲600整體指數來看,其2023Q4 EPS優於預期之家數比率僅51.4%,明顯低於近5年均值60.4%,反映歐洲整體基本面仍未見顯著改善。而目前歐股指數預估本益比呈上升,部分亦是反映了市場對ECB降息的期待。綜合評估,料隨通膨率續降,ECB將有望在Q2放寬貨幣政策,並再助歐股估值墊高;惟財報結果顯示整體復甦之進展緩慢,故建議待逢回時再行介入。

日本

日本股市:半導體帶動日經創歷史新高 揮別30年經濟困境

       上週在AI龍頭Nvidia公布財報及財測皆優於市場預期下,市場對於AI之樂觀展望帶動日本半導體供應鏈領漲日股,並帶動日經指數創下1989年泡沫經濟以來之新高價位,共計一週日經225指數上漲1.59%。
       近期在AI類股展望持續上修以及龍頭Nvidia財報及財測公布大幅優於預期後,帶動日本半導體相關供應鏈呈現大漲,包含持股安謀(ARM)約9成之軟銀、半導體設備供應商東京威力科創、先進IC測試設備大廠愛德萬測試今年以來皆有超過40%以上之漲幅。
       日經225指數於2/23收於39,098點,正式跨過1989年泡沫經濟時期所創下之38,957點,顯示在經歷失落之30年後,近兩年經濟具有結構性改善,通膨有望達到長期穩定之2%目標,並帶動企業獲利、薪資、民間消費及投資穩健成長,實現經濟正循環。綜觀當時日經225指數本益比來到約60倍之誇張幅度,目前僅22倍,顯示如今是具有基本面支撐所帶動之漲勢,且未有過熱情況,故延續對日股相對樂觀看法。

東北亞

東北亞股市:政策托底經濟力道增 關注房市銷售及兩會政策

       受惠於人行創近五年最大幅度調降5年期LPR利率,表明支持房地產之訊號,以及中國政府規劃推動民營經濟促進法以促進民營企業,隨政策相繼釋出下外資逢低買進,帶動上週上證指數上漲4.85%、香港國企指數上漲3.71%。
       中國人行2/20宣布下調5年期LPR利率25bps,幅度創近五年最大且高於市場預期(10bps),同時保護銀行淨利差維持1年期LPR利率不變,大幅調降長期借貸利率(5年期)顯示中國政府挽救房地產業的決心,疊加1月降準50bps、以及近期加速批准房企融資白名單(已有162個項目獲銀行融資294.3億人民幣),顯示政策托底經濟力道已逐漸增強。
       不過觀察近年房市刺激政策,因民眾收入預期惡化及房價持續下跌,未能提振房市銷售,而雖此次降息幅度超越以往,但銷售是否改善尚待觀察,此外3月兩會(3/4-5)即將來臨,將關注是否擴大財政政策支持,在經濟改善前對陸港股維持中立。

印度

東南亞股市:東南亞經濟前景分歧 可聚焦樂觀之星國、印尼

       上週印尼大選落幕提振整體市場風險偏好,惟新加坡航空公司公布上季財報不如市場預期下,使得航空類股走弱,疊加泰國公布上季GDP意外較上季萎縮,投資信心更落入看跌區域,使MSCI東南亞指數下跌0.27%。
       新加坡1月非石油出口年增率從上月負成長回升至16.8%,並大幅優於市場預期的4.3%,其中更受惠於全球科技轉型及需求回升,有望使新加坡出口進一步提振並帶動整體經濟復甦;而印尼總統大選初步計票結果由普拉博沃於第一輪順利當選,故政治不確定性的下滑,風險偏好將獲得提升,短期有望提供股市上漲動能,惟依照目前得票數執政黨並未取得國會多數席次,後續仍需追蹤預算案及政策施行進程。
       泰國公布2023年第4季GDP季減0.6%,遜於市場預估季增0.1%,泰國政府同時下修今年經濟增長0.5%,觀察近3年投資信心則是首度落入80以下看跌區域。
       綜上,東南亞各國經濟前景呈現分歧,建議可聚焦新加坡、印尼等相對樂觀區域,整體東南亞則續維持中立看法。

拉美

拉美股市:原油與金屬產量有望成長 支撐拉美股市上行

       巴西金融類股受到花旗和高盛上調評等及目標價,帶動聖保羅指數上揚,總計聖保羅指數一週上漲0.54%;然原物料表現疲軟之下,拉美貨幣走弱,總計MSCI拉美指數一週下跌0.74%。
       隨著巴西2023年原油產量上升至340萬桶/日之歷史新高,原油淨出口量達130萬桶/日,較前年增長21%,觀察原油淨出口量與聖保羅指數走勢相關性達0.84,反映原油出口增長有助於巴西經濟擴張,促聖保羅指數呈上行趨勢,評估巴西國家石油公司今年將持續對勘探領域投入資本支出,原油產量有望提升進而推升原油淨出口,有利巴西股市表現。
       受惠巴西礦場生產力提高及第三方採購增加,除鎳以外,淡水河谷2023年全年金屬礦物產量皆呈現增長,展望未來,隨著銅礦場擴建以及鎳礦廠重建完成,公司預計今年基本金屬產量將提升,有望挹注淡水河谷獲利,評估亦可提供巴西股市(原物料類股合計占逾3成)上行動能。

美債

美債:會議紀要中性偏鷹 惟通膨仍左右殖利率走勢

       上週Fed公布會議紀要中性偏鷹、多位官員亦發表談話澆熄市場降息預期,然而美債殖利率仍呈現震盪走降,美10年期公債殖利率呈現下跌,收在4.2480。
       Fed公布1月FOMC會議紀要,紀要鴿派程度下滑,整體而言多數官員仍表達對過早降息的擔憂,紀要整體中性偏鷹,以下為5大重點:(1)與降息時間等待相比,更多官員更著重於過快降息的擔憂。(2)通膨上行風險減弱,但官員擔心通膨停滯。(3)會議紀要顯示Fed希望看到通膨穩定下行的證據。(4)三月會議深入討論資產負債表,並為放緩縮表的最終決定提供指引。(5)資產估值壓力顯著,商業房地產價格尚未反映更疲軟基本面。
       整體而言,無論是在會議紀要,或是近期官員言論,皆淡化市場對於後續降息預期,然而程度並未改變玉山對於美債殖利率大趨勢向下的路徑預估,其中最主要原因便是通膨下降趨勢並未遭到扭轉,僅調整2024Q4預測中位數至3.5-3.75%,後續通膨數據若與預測相符續呈現下滑,則料殖利率逐步朝年底3.5-3.75%邁進。

公司債

公司債:資金流入疊加財務體質穩健 投等債宜續加碼布局

       上週中性偏鷹派的FOMC會議紀要與Fed官員談話持續打壓市場對2024年Fed的降息預期,促上週10年美債殖利率持續在4.3%的高位震盪;然而,美國優於預期經濟數據持續使主要公司債種信用利差升縮窄,支撐各債種報酬走升,最終上週全球投等債與非投等債分別上漲0.56%與0.57%。
       全球資金持續受投等債高殖利率吸引而流入債市進行鎖利,JPM美元投等債海外吸引力指數已回升至近1年期76百分位數,1月投等債ETF流入金額亦較前月上升31.9億美元。雖高於預期的1月通膨數據推升10年美債殖利率回彈至4.3%位置,然在通膨仍趨於下行的情境下,評估美債殖利率再上行空間有限,目前高殖利率反而有望持續吸引資金流入,支撐整體債市需求面。
       另外,在美國經濟表現強韌的情形下,投等債指數成分股第四季營收整體表現亮眼,營收優於預期幅度(+0.9%)較上季度(+0.7%)回升且已高於疫情前平均幅度(+0.7%),鑒於目前投等債財務體質穩健且資金有望延續流入,建議投資人可趁殖利率高檔時加碼布局投等債。

新興債

新興債:發債壓力趨緩使債利差收斂 金融緊縮壓力降低支持債市

       上週雖受Fed會議紀要與官員持續釋出不急於降息訊號影響,然市場買盤支持美10年債殖利率回落,疊加上週市場風險偏好提升,總計一週新興美元債上漲0.76%、新興本地債則維持平盤下跌0.01%。
       觀察1月新興美元債報酬驅動因素,受主要新興國家大舉發行主權債近380億美元(5年中位數220)的影響下,技術面壓力使新興美元債1月利差相較去年年底水準擴大11bps,疊加1月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小幅攀升,也壓抑新興美元債在1月表現。
       展望未來,雖目前市場持續對標Fed今年降息預期,使2月新興債報酬仍受美債殖利率走揚影響,但2月新興主權債僅發行30億美元左右(5年中位數75億),技術面壓力趨緩,整體新興美元債利差於2月再度收斂,帶動新興美元債上漲。後續預期隨新興國家經濟仍具韌性,疊加預期Fed年內終將轉向降息,整體仍有利於新興美元債表現,故建議可持續布局相關新興美元債標的。

焦點產業

科技

AI接棒消費性電子成科技上行動能 半導體重返正成長後續表現可期

       上週AI龍頭Nvidia公布財報及財測皆大幅優於市場預期,顯示AI晶片及伺服器等AI基礎建設之需求仍然相當強勁,過往由消費性電子(手機、PC)帶動半導體及科技類股獲利擴張時期或已過去,目前手機及PC市場皆面臨飽和;相較之下,AI伺服器由去年32.5%年增率加速至今年50%之超高成長,故評估AI所帶動之軟硬體需求將接棒消費性電子,成為未來半導體及科技股之長期上行動能。而在歷經2023年去庫存週期近尾聲以及AI浪潮推動下,半導體產業營收年增率已正式於2023Q4重返正成長趨勢,觀察過去產業循環周期,營收正成長約可延續10個季度,意謂本次半導體產業擴張僅處於初期,後續表現仍然可期。

礦業

全球製造業趨於落底 礦業類股下行風險逐步消散

       全球礦業巨頭必和必拓(BHP)與力拓(RIO)分別公布2023年H2之財報,每股盈餘分別為1.30/7.25美元,優於市場預期之1.28/7.22美元,觀察主要子部門EBITDA可以發現,其銅礦與鐵礦之營收已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逐步改善,或說明主要礦商正從全球商品需求疲弱的宏觀背景中企穩。而綜觀整體製造業循環,全球製造業PMI自2023年中以來呈現落底好轉態勢,各細項指標亦呈現邊際改善,評估全球製造業萎靡勢頭正逐步收斂並呈落底復甦格局,金屬價格的抬升有望帶動礦業類股營收表現。展望未來,全球製造業復甦與中國用礦需求頹勢的收斂或有望為礦業類股帶來轉機。

能源

地緣風險強化油價支撐 然後續上行動能料有限

       上週多個國家公布強於預期的經濟數據,一度支撐西德州油價走升至近80美元,然而,作為油價領先指標的裂解價差仍低於近2年水平,煉油廠價差誘因尚未顯著回升,全球煉油廠多數亦依然處於歲修,美國煉油廠產能利用率滑落至80%位置,整體煉油廠對原油需求仍偏平淡,第二季油市供需前景偏盈餘(油市供過於求),油價上行動能應有限。建議待歲修季結束或用油旺季來臨時,供需前景具轉向赤字跡象後再增持類股。

相關告知事項:
本行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用途。本行當盡力提供正確之資訊,所載資料均來自或本諸我們相信可靠之來源,但對其完整性、即時性和正確性不做任何擔保,如有錯漏或疏忽,本行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人因信賴此等資料而做出或改變投資決策,應審慎衡量本身之需求及投資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未經本行許可,本資料及訊息不得逕行抄錄、翻印或另作派發。投資建議均依市場變動而差異,投資前請務必留意市場最新訊息。本行以上市場資訊與分析,不涉及特定投資標的之建議。
如欲新增/取消訂閱,請至此連結設定。